全员营销!高管被“拉人头”,指数基金能“长多大”?

小微 2024年12月24日 阅读:46026

全员营销!高管被“拉人头”,指数基金能“长多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全员营销!高管被“拉人头”,指数基金能“长多大”?)




指数基金规模急速膨胀后,将走向何方?



指数基金大发展,从券商中国记者多方采访来看,指数基金成为基金公司当前布局大热门,既有顺应市场趋势原因,也有渠道机构“卖货”机制驱动等原因。以中证A500指数基金为例,公募高管被渠道机构“拉人头”,中证A500指数基金发行可谓是全员营销、争先恐后。


值得注意的是,同质产品扎堆、“赎旧买新”等现象再次出现。近期,在中证A500指数基金、红利主题基金的规模扩张冲击下,沪深300指数基金规模停滞不前甚至出现缩水,是否会对沪深300指数以及其成份股的表现产生压制?单一指数基金产品的规模到底可以做到多大?这些现象引发业内关注和讨论。


指数基金数量两年增七成


指数基金,是指以跟踪指数为投资策略的基金产品,以指数成份股为投资对象,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根据交易场所和跟踪指数方法差别,指数基金一般分为ETF、ETF联接基金、普通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以及ETF增强产品。


在国内市场,指数基金早在十多年前就已面世,但直到近年才呈现出“全面开花”式发展。特别是ETF、普通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在2024年出现迅猛发展。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被动指数基金持有A股市值达3.16万亿元,超过主动权益基金的2.89万亿元,是公募基金发展史上的首次“被动超越主动”现象。


宏观数据所折射的,是基金公司、渠道和基民等在发行竞赛中“争先恐后”心态,最具代表性的是中证A50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


中证A500指数的基金最早出现于今年9月底,由10家头部公募率先推出首批中证A500ETF。随后,第二和第三批中证A500ETF,以及“非ETF”指数产品持续上新。短短两个多月里,中证A500指数基金赛道涌入近60家公募。既有易方达、华夏这样的指数大厂,也有金鹰基金、尚正基金等小厂。其中,有基金公司乘着风口进行了“全线”布局,不仅有中证A500ETF,还布局了中证A500普通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截至12月20日,近60家公募一共成立了96只中证A500指数基金(不同份额分开统计,下同),总规模达3262.23亿元。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规模增速,基金公司在中证A500指数上的布局,均为公募基金史上之最。


从更长维度看,“争先恐后”的心理在沪深300这一主流宽基的布局上,更为明显。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当前规模超千亿元的4只沪深300ETF,成立于2012年至2013年期间,但沪深300指数基金最早在2003年就已面世。仅统计现存基金,2003年至2011年间仅有24只沪深300指数基金成立。2011年后,沪深300指数基金第一次加速扩容,截至2019年末基金数量已增至126只。


2019年后,沪深300指数基金的扩容速度进一步加快。2020年至2024年12月20日成立的沪深300指数基金数量高达121只,基本是过去18年成立的数量总和。仅在2024年,就有富国基金、招商基金、东财基金、永赢基金等公募成立沪深300ETF。此外,富安达基金、贝莱德基金、中欧基金等公募成立了沪深300普通指数基金或指数增强基金。


包括上述基金在内,截至12月20日全市场开放式指数基金数量为4382只,其中有1784只成立于2023年之后,占比超40%,相比2023年底增长比例近七成。其中,2024年以来成立的数量为1106只,占比超25%。也就是说,指数基金累计20多年的产品数量,有四分之一是在2024年这一年里成立的。


“只争朝夕”抢风口


关于本轮指数基金大发展,市场称为“被升主降”。从券商中国记者多方采访来看,指数基金成为基金公司当前布局大热门,既有顺应市场趋势原因,也有渠道机构“卖货”机制驱动等原因,同质产品扎堆、“赎旧买新”等现象再次出现。


一家中小公募高管(下称“公募高管”)对记者分析,近几年指数基金规模迅猛增长(特别是ETF),有相当部分来自于汇金、社保等大机构。这些机构此前大多是将资金委托给基金公司管理,近些年主动权益基金业绩不佳,这些机构逐渐倾向于亲自下场配置指数基金。当下基金公司加速布局指数基金,相当程度上是出于承接这方面资金需求考虑。


此外,年内布局过中证A500指数基金的一家公募的品牌总监(下称“公募品牌总监”)对记者表示,他所在公司之所以布局该基金,和银行渠道的“鼓动”有很大关系。“仅从我们公司来说,不是一定要发中证A500指数基金,但银行渠道能给予支持,我们难以拒绝,索性就顺势布局了。”


“从银行角度讲,哪类基金受欢迎就卖哪类。银行找我们聊的时候,中证A500指数发行正火,渠道销量很可观,建议我们上报场外指数基金。”上述公募品牌总监说到,基金业对指数基金发展趋势有基本共识,大公司基本包揽了ETF市场,小公司只能布局场外指数基金,银行是后者重要的销售渠道。中证A500指数基金销量可观,但依然存在“赎旧买新”问题,一些资金从别的产品上赎回,然后买入中证A500指数产品。这种方式短期内会带来销量,但长期不一定能持续。长期发展本质上是取决于指数的赚钱效应,如果指数亏损,资金热度可能会很快下降。


一家头部公募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布局中证A500指数产品的基金公司,未来可能会达到80家。“扎堆布局一只指数”情况近年也有过,同业存单基金就是一个例子。以此推测,中证A500指数产品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先发出来再说吧,这种产品布局基金公司就是‘只争朝夕’的。”


数据显示,同业存单基金最初于2021年底出现,当时频繁出现“百亿爆款”,截至目前仍在持续扩容,但后续发行热度下降,发行规模和存量基金规模都出现明显缩水。融通基金在今年12月17日成立的同业存单基金,规模为6.87亿元。截至12月20日,全市场同业存单基金数量达到了92只,但总规模只有1107.55亿元,较3344.07亿元的发行规模缩水了66.88%。


前述公募高管对记者表示,近期他被好几个人拉去充户数了,“有券商的,也有银行的,认购10元甚至1元都可以”。从他观察来看,近期的中证A500指数基金发行可谓是“全员营销”。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渠道机构,不仅市场部员工,全公司员工都要承担一定销售任务。该高管表示,指数基金发行需要行情密切配合,和此前相比近期行情降温明显。但各大基金公司仍在持续申报中证A500产品,后面能否发出来?持续营销能否做好?管理费能否覆盖成本?这都是需要观察的。


指数基金规模能“长多大”


指数基金“大行其道”完全复制跟踪同一指数的基金数量明显过多,我们是否需要这么多的指数基金?有基金研究人士向记者发出了疑问。


一串串数字反映出指数基金规模的急速膨胀。截至2024年12月22日,境内指数型产品规模达到4.9万亿元,较2023年底增加62%。其中ETF规模为3.74万亿元,较2023年底增加123%。资金流入方面,今年ETF获资金净流入超万亿元,其中宽基ETF净流入占比超90%。规模超千亿元的ETF数量达到6只,均为宽基ETF。


有指数研究人士认为,随着近期中证A500指数基金的发售,国内宽基指数规模发展或已进入稳定期。具体产品来看,跟踪沪深300指数、中证A500指数、中证500指数、科创50指数、上证5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的基金规模分别为1.13万亿元、2450亿元、2069亿元、1945亿元、1838亿元和1406亿元。他举例道,在中证A500指数基金规模持续攀升的过程中,部分宽基指数基金规模出现下滑。


在部分领域,指数基金的发展短暂呈现出“见顶”态势。数据显示,我国宽基ETF在股票ETF中的占比已达到64%,这甚至已高于美国市场的60%。上述指数研究人士认为,就单一指数基金产品来看,可能只有头部的几家公司能够做大,进入规模流动性的良性循环,尾部产品的规模往往会逐渐萎缩,甚至迷你化。


而对于单一指数基金产品的规模到底可以做到多大?市场上却有不同观点。指数基金只是试图复制指数的表现。基金经理日常工作首要考虑的是申赎对净值的冲击和影响。因此,指数基金的规模越大,申购赎回能够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就会越小。以美股为例,ETF规模最大的SPDR标普500指数ETF规模超过了6100亿美元,占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1.1%。而A股规模最大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占沪深300指数总市值的比例为0.6%,对比美股,国内单一ETF规模的扩张仍有潜力可言。


不过,在中证A500指数基金、红利主题基金的规模扩张冲击下,近期沪深300指数基金规模停滞不前甚至出现缩水,是否会对沪深300指数以及其成份股的表现产生压制?这一现象引发业内关注。


“不同类型基金,适宜规模也有所不同,整体上,货币基金和指数基金规模可以适当偏大些。”华南一位基金评价人士表示,过犹而不及,无论哪种类型基金的规模都要跟长线资金规模、指数发展趋势等因素结合起来。


“一般观点认为,如果基金持有人来源足够多元分散,基金的流动性会更好,规模稍大些也不会影响正常运行,但这种观点并没有考虑到极端情况。实际上,监管对大规模基金市场影响的干预,是有过案例的,这些案例恰是出现在持有人结构和流动性都较好的货币基金上。从这点来说,对单只规模过大的指数基金,特别是ETF,可以考虑设定一个规模上限。”前述公募高管称。


一花独放不是春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院,指数基金发展应该是全面的,不应扎堆在个别指数上。”前述公募高管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尽管国内宽基指数规模发展或已进入稳定期,但是国内策略指数基金占比较低,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上述指数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在宽基投资需求外溢效应下,围绕宽基指数的“宽基+Smart Beta”等衍生策略指数产品,可为投资者提供颗粒度更高的资产配置工具,未来发展空间较大。此外,国内科创创业领域指数仍有较大布局空间。


在产品层面,沪上一位基金评价人士表示,公募基金可从投资标的和投资策略两个维度进行探索。在投资标的上,可开拓国内被动投资市场尚未充分开发的领域,如跨境资产、债券和商品等。在策略上,可通过开发新型指数或采用Smart Beta等策略,在传统指数框架中融入多元化因子,打造更为精细化和多样化的投资组合。


据记者了解,近期债券ETF有望迎来扩容。11月29日,广发基金、博时基金、大成基金、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和海富通基金等8家公司向证监会递交的相关债券ETF资料已于11月29日获接收。


策略基金方面覆盖红利、价值、成长、低波、质量、动量等多种丰富类型,不过国内策略基金有三分之二为红利指数基金,其他类型基金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据记者了解,相关指数公司正在这方面着重补齐A系列相关策略指数体系,后续拟进一步丰富宽基相关策略指数体系。


据记者了解,12月16日,国泰基金和华夏基金分别向证监会递交了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ETF、国证自由现金流ETF的申请材料。


国内ETF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多样化的ETF,这使得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定制投资组合,满足特定需求和风险偏好。

责编:战术恒

校对:姚远


热门文章
  • 帅丰电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防溢出的集油盒”

    帅丰电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防溢出的集油盒”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帅丰电器(60533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防溢出的集油盒”,专利申请号为CN202420309334.6,授权日为2024年11月22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溢出的集油盒,涉及油烟机技术领域。目前,集油盒内油污容易因为不能观察,而出现溢出情况。本实用新型包括集油盒本体,集油盒本体内腔设有隔板,隔板将集油盒本体内腔分为上层及下层,上层内通过圆杆固定连接有防溢浮球阀...
  • 华英农业股东户数环比下降6.49% 今日大涨10.04%

    华英农业股东户数环比下降6.49% 今日大涨10.0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华英农业股东户数环比下降6.49% 今日大涨10.04%) 华英农业11月26日在交易所互动平台中披露,截至11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0533户,较上期(11月10日)减少2814户,环比降幅为6.49%。这已是该公司股东户数连续第2期下降。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发稿,华英农业收盘价为2.63元,上涨10.04%,本期筹码集中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50%。具体到各交易日,5次上涨,7...
  • 网红经济概念涨2.84%,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网红经济概念涨2.84%,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网红经济概念涨2.84%,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截至11月25日收盘,网红经济概念上涨2.84%,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10,板块内,76股上涨,锦泓集团、跨境通、二六三等涨停,太湖雪、百纳千成、蓝色光标等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5.55%、15.01%、8.97%。跌幅居前的有海宁皮城、凯淳股份、青岛金王等,分别下跌10.00%、8.17%、6.72%。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日涨跌幅居前的概念板块...
  • 创业板指半日大涨3.83%,大金融、大消费概念股集体爆发!A50直线拉升涨超2%

    创业板指半日大涨3.83%,大金融、大消费概念股集体爆发!A50直线拉升涨超2%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1月29日,A股市场早盘集体上涨,其中创业板指领涨,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达9718亿。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59%、2.41%、3.83%。大金融股和大消费股表现尤为活跃,锦龙股份、国盛金控等多股涨停,同花顺创历史新高。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香港恒生科技指数也大幅上涨。...
  • [路演]巨人网络:围绕“征途”和“球球”两个旗舰IP做长远战略计划

    [路演]巨人网络:围绕“征途”和“球球”两个旗舰IP做长远战略计划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路演]巨人网络:围绕“征途”和“球球”两个旗舰IP做长远战略计划) 齐“投”共进,“渝”见未来――重庆辖区2024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11月28日在全景网举办。巨人网络(002558)董事会秘书孟玮介绍,公司一贯重视成熟产品的稳定经营,不断巩固最核心且擅长的国战MMORPG及多人休闲竞技赛道,通过版本内容推陈出新和运营精细化,提升“征途”以及“球球大作战”两大IP的潜力;公司还围绕“征途”和“球球”两个旗舰IP做长远战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