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第30个全国爱眼日之际,天马微电子在武汉TM17黑标产线启动“好屏·天马行”护眼视界探秘之旅。这场产线探访、技术交流的活动,不仅向公众揭开了第6代柔性AMOLED黑标产线的面纱,更通过五大维度护眼技术解决方案的深度展示,释放了天马对于“护眼好屏”的行业趋势见解。
护眼焦虑背后:技术迭代如何破解选择困境?
在数字化时代,屏幕已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日均屏幕使用时间突破8小时。伴随着“刷屏”时代而来的,是日益严峻的用眼健康危机——视疲劳、干眼症等问题正成为普遍困扰,在选购电子设备时,不再只满足于追求应用层面的“功能性单品”,而是转向更注重整合低蓝光、无频闪、防眩光等多项护眼技术的"综合性产品"。
“护眼不是选择题,而是显示技术的必答题。”天马微电子副总裁赵奇峰在活动中直言。在天马展厅,天马低蓝光技术通过莱茵光谱仪实际演示体验,让人直观感受到显示屏发出的亮度、色度和光谱功率分布情况,从而感知到有害蓝光在整个屏幕发光光谱中的占比。天马硬件级低蓝光技术,通过对有机发光器件深度系统性优化,调整发光材料分子结构和利用特定膜层蓝光吸收特性,将415-455nm有害蓝光占比大幅降低,减少对用户视觉的伤害。目前,天马绿色健康器件U9系列已获得德国莱茵TÜV最高等级的硬件级低蓝光认证。
天马护眼技术的创新,除了体现在低蓝光技术上,更是结合无频闪、防眩光低反射、类自然光、环境光监测等多项护眼技术,构建起了立体防护标准。从画面显示、亮度调节、频闪、眩光、反射、蓝光等维度进行技术迭代,给用户提供更健康、多元的护眼解决方案。
其中在OLED领域,其推出的圆偏、无偏CFOT显示技术,使光源更接近自然光,带来舒适柔和的视觉体验;推出的高频PWM调光与全DC等多种调光方案,解决频闪问题。另外,环境光自适应技术,通过内嵌传感器,可以实时感测环境光线变化,可自适应调节屏幕亮度和色温,实现动态护眼;防眩光低反射技术让强光也清晰,极大提高视觉安全体验。
制造坚守与技术创新:打造“护眼好屏”标准
在武汉TM17黑标产线,可以透过防尘玻璃目睹“毫米级工艺精度”的制造现场:从入料到出货全链条 501 个验站点 4570 项检测项目,蒸镀膜厚准确性实现 0.12nm 级精准高效调整,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直径的万分之一,使产品显示出精准色轨迹,确保性能、护眼、色准无懈可击,成为天马护眼技术的底层支撑。
据介绍,天马技术突破呈现三大特征:全链路覆盖——从材料端到应用端构建闭环管理。在 TM17性能与可靠性实验室,产品需经历 115 项严苛测试,包括-40℃~85℃极限温循、超显深显微镜微观质检、钢球极限高度跌落测试等,挑战“生存”极限;多场景适配——针对不同使用场景开发差异化方案。例如,专为车载场景打造“光感智脑”,让屏幕与环境光联动的同时,保持画面通透、无干扰眩光;而面向电竞场景的低反射、高刷新率显示,既不影响体验又减少眼部不适;跨领域融合——将显示技术与光学、材料科学深度交叉。其自主研发的SLOD叠层器件技术,通过分子结构设计使屏幕亮度提升30%,寿命可以达到常规Single器件的4倍以上。
这些技术成果已转化为市场认可:2024年天马车载显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40%,已经连续5年保持全球车规TFT-LCD、车载仪表显示出货量全球第一,同时车载HUD抬头显示出货量首次登顶全球第一。在消费电子领域,其柔性AMOLED屏幕实现了国内主流品牌客户全覆盖,2024年手机主屏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
当被问及“为何要投入巨资打造黑标产线”时,武汉G6 AMOLED产线制造负责人罗书成指向生产线末端的智能质检系统:“这里每块屏幕都要经过重重检测,从膜厚均匀性到色偏ΔE值,任何参数异常都会触发自动报警。品质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
这种对制造根基的坚守,与天马的技术创新形成双轮驱动。在SID 2025显示周上,天马凭借三项创新技术斩获多个奖项:全球首款三合一光感功能屏,将指纹识别、色温感知、寿命监测三合一;全方位防窥车载显示,将木纹装饰层与显示屏创新结合,实现正视清晰、侧视防窥的突破性设计;超宽刷IT显示,实现1Hz超低功耗模式与360Hz电竞模式的自由切换,共同展现了天马的领先实力与“好屏”定义。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天马“2+1+N”战略的持续落地:深耕智能手机与车载显示两大核心业务,同时将IT显示为快速增长的关键业务,将专业显示、横向细分市场、非显业务、生态拓展等作为增值业务。在显示的各大细分赛道上,天马以创新为驱动,以需求为导向,持续突破显示边界,通过显示技术与场景应用的深度融合,不断构建显示新生态与价值新坐标。
行业创新:当护眼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责任
除了推动技术的持续革新,作为深耕显示领域42年的国产品牌,天马还将技术价值与产业责任相融合。不仅坚持以健康护眼的显示产品赋能各类终端产品,让更多护眼“好屏”守护用户视觉健康,同时还积极联合产业上下游共同推进健康护眼标准的共识,树立行业技术规范。活动期间,天马联合眼科专家、一线教育工作者、标准制定机构共同打造爱眼公开课,并发布《健康护眼倡议书》,提出“科技护眼+行为干预”双线并行的解决方案。此外,天马还以视觉健康为起点,积极搭建学术交流与产业实践的平台,打造“视觉健康与显示技术论坛”,为推动行业绿色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不仅要造好屏,更要造‘对’的屏。”赵奇峰总结。当显示技术从“功能满足”迈向“健康关怀”,天马正以黑标产线为支点,撬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这种升级不仅体现在技术参数的突破,更在于对“科技向善”的持续践行——正如其展厅墙上镌刻的使命:“创造精彩,引领视界”。
【责任编辑: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