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海洋生物技术行业产业链结构及未来发展战略分析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海洋产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8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9%,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生物技术对推动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海洋生物制品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海洋生物中蕴含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脂、抗氧化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功能食品和新药研发。作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海洋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海洋生物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它运用海洋生物学与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海洋生物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这项技术不仅关注于利用海洋生物或生物代谢过程生产有用的生物制品,还致力于定向改良海洋生物的遗传特性。
在技术应用层面,海洋生物技术通过遗传操作和克隆技术,为水产养殖行业创造了优质、高产、抗逆的新品种,同时也为生产天然产物或用于生物修复改良海洋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可以培育出具有特定性状的海藻、鱼类等海洋生物,以满足人类对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需求。
上游:主要包括提供海洋生物原材料、生物试剂、实验设备以及技术支持的机构和企业。这些供应商为中游生产企业提供必要的研发和生产基础,确保海洋生物技术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中游:生产企业是海洋生物技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利用上游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试剂和设备,进行海洋生物技术的研发、生产以及产品加工。这些企业可能专注于海洋生物药物的研发、海洋生物制品的生产,或者提供与海洋生物技术相关的技术服务。
下游:用户主要包括医药企业、食品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终端消费者等。医药企业是海洋生物药物的主要需求方,终端消费者则是海洋生物技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经初步核算,2023年15个海洋产业中,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占比大,分别为36%和19%;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增速最快,分别为17.6%和13%。
海洋生物技术行业未来发展战略分析
海洋是地球上潜力最大的资源库,通过海洋生物技术,可以有效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生产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化,海洋生物技术将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相关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海洋经济与生物医药产业是青岛重点布局的产业方向,作为两者深度融合的新方向,青岛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大有可为。2022年,青岛出台了“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产业发展奖补项目实施细则”,针对以海洋生物资源为原料的食品、药物等,每个品种给予最高50万元的奖补。
在今年的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的重点方向,“加快抗肿瘤、抗病毒等海洋创新药物研发;巩固海洋功能食品等产业优势,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应用,抢占海洋生物制造产业新赛道。”
未来,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将逐步从近海、浅海向远海、深海发展,陆地高新技术也将迅速向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开发转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