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实探宁夏大武口: 盐碱地变良田 沉睡的耕地被唤醒)
证券时报记者 曹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盐碱地,被称为“沉睡”的耕地资源,其发展潜力逐渐成为共识。近年来,高层已多次就盐碱地的综合改造与利用发布重要指示。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深入宁夏大武口区的田间地头发现,由中国中化旗下先正达集团管理的盐碱化耕地综合治理示范区迎来了收获季节。通过“良种+良技”的综合化治理与利用策略,当地盐碱地正在重焕生机。同时,示范区项目还探索了盐碱地治理的商业化难题,并推广盐碱地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其另一大亮点。
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盐碱地的开发治理与利用对于补充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不过,当前盐碱地治理与利用,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在此背景下,需要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用户之间的紧密协作,以形成可复制的全产业链模式,推动盐碱地特色农业持续发展。
良种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石嘴山市,因黄河西岸“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石嘴山市也是盐碱地分布较广的区域,其中大武口区地处宁夏引黄灌区下游,地势平坦低洼,盐碱化耕地约占当地耕地面积的六到七成,粮食产量不到正常田块的一半,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
不过,近年来,大武口区正在破“碱”新生,曾经的盐碱地正逐步转变为良田。9月上旬,证券时报记者来到了大武口区星海镇的一块农田发现,这里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在高粱田里,粱杆挺拔而坚韧,形成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而顶端那沉甸甸的高粱穗,已经逐渐换上了红色的外衣,随风轻轻摇曳,在阳光下更为耀眼,也预示着一片硕果累累的景象。
在高粱田的一角,矗立在田间的两个指示牌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其中一个指示牌显示,该农田为中重度盐碱地,其中盐分14.1‰、酸碱度为8.65。另一块田间指示牌介绍了中化先正达AT1籽粒高粱盐碱地种植综合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了基于耐酸碱AT1基因技术的高粱品种,专为盐碱地种植环境设计。
“在两个种植季前,AT1高粱示范田还是一片撂荒地,盐度和碱度双高,土壤条件差、有机质含量少,几乎没有植物生长。”先正达集团中国首席科学家谢旗对记者表示,经测定,AT1高粱示范田地块含盐量在3.2‰到42‰之间,属中重度盐碱地,部分地块已属于最耐盐碱的碱蓬和芦苇都无法生长的盐土。而AT1高粱品种就好比治理中重度盐碱地的“第一把钥匙”,有了能在中重度盐碱地上出苗、生长的作物,才能为后续土壤治理打开通道。
据介绍,2023年,先正达集团中国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旗团队与多家科研单位协同攻关,发现并完成验证的耐碱相关基因AT1发布。这是全球首次发现农作物耐碱基因,揭示了作物耐盐碱的分子机制。科研团队根据这一突破性科研成果,通过耐盐碱分子标记育种,生产培育出了基于AT1技术的高粱品种,简称“AT1高粱”,并在宁夏大武口区首次开展生产性种植。据测算,今年首次生产性种植的亩产预计将达到600至700斤。
高粱田间,一位农户满脸笑容地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过去这片地是出了名的盐碱地,尽管尝试种植了高粱、燕麦等作物,但收成始终不理想。现在情况大为改观,我们将土地转交给中化农业管理。他们采用了一套有效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并精心挑选了耐盐碱的高粱品种进行种植。你瞧,如今田里满是丰收的高粱,这可让所有人都乐开了花。”
良技
除了“以种适地”的优异耐盐碱品种外,“以地适种”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也是大武口区盐碱地破“碱”新生的另一大关键因素。
在高粱田旁,证券时报记者发现了一片正在进行改良的盐碱地。在这片土地上,偶尔可见几株零星的杂草。一块醒目的标识牌立于一旁,上面写着“宁夏大武口农场盐碱地改良示范与推广项目”,项目区总面积8400亩,其中轻度盐碱地4700亩,中度盐碱地2700亩,重度盐碱地1000亩,项目由中化农业MAP西北大区与沈阳化工研究院联合实施。
据介绍,该项目区土壤pH值:8.17―9.02、水溶性盐含量0.8%―20%、有机质含量5.8g/kg―20.2g/kg、全氮含量0.31g/kg―0.93g/kg、有效磷含量2.8mg/kg―30.4mg/kg、速效钾含量48mg/kg―291mg/kg,土壤盐胁迫与碱胁迫并重,部分地块盐化程度十分严重,且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较低,土壤质量整体较差。
“向盐碱地要粮食,最难的就是如何在作物生长全周期破解土地盐碱化。我们在AT1示范田综合使用了包括暗管排盐、耐盐作物及品种筛选、配套盐碱地种植技术等‘去盐除碱’的多项技术,治理效果非常明显。”中化农业MAP西北大区项目经理胡元峰对记者表示,经过1年多的治理,这片原本像盖了“白被子”的中重度盐碱地块,土壤含盐量已降至36.5‰,盐度下降20%,碱度下降60%。预计3年后,这片荒废的重度盐碱地将重获新生。
沈阳化工研究院的土壤修复团队,在盐碱地土壤改良材料的研发领域深耕已有10余年。该团队负责人李婷婷对记者表示,盐碱地治理过程宛若中医治疗,首先是前期的“问诊”,即对盐碱地的土壤成分、结构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其次根据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改良方案,相当于中医的“用药”阶段。而盐碱地改良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的“调理”,这涉及到持续的监测、管理和维护工作,以确保土壤质量的持续提升和稳定。
整体看,通过“以种适地”与“以地适种”双向发力,大武口盐碱地治理示范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委书记汤瑞对记者表示,引入中化农业这样的社会化专业化力量之后,当地成功流转了8400亩土地。此外,由于中化农业的资源整合和土地改良措施,土地资源增加了4000亩,这不仅盘活了荒地盐碱地,更提升了耕地整体质量。
产业
在业内看来,除了进行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之外,盐碱地治理还需在产业推动和有效商业模式上下功夫,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全产业链模式。
宁夏大学原校长许兴目前担任宁夏盐碱地改良利用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他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盐碱地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技术成果向产品再到市场的转化链条存在脱节,无法满足盐碱地生态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持续资金投入不足、治理成效不够稳定、社会各界参与度低以及整体推广面临较大困难。
中化农业在当地的盐碱地治理项目中,正在积极探索推广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以AT1高粱田为例,据胡元峰介绍,中化农业MAP团队正积极与当地下游企业星海酒业交流盐碱地高粱建立产销对接机制。“MAP根据下游企业对原粮的品质要求,在高粱生长的全周期进行针对性种植管理,让收获的第一茬AT1高粱真正发挥价值,这让我们对于后续实现盐碱地高粱的产业链闭环也更有信心。”
在位于平罗县的德润农场作业现场,记者还看到,一块面积达17000余亩的玉米地里,一辆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开足马力收割玉米。“这个农场由我们团队为德润农场提供全程技术解决方案。目前看,农场中重度盐碱地出苗率整体达到82%以上,比往年农户种植出苗率提高25%以上,青贮产量和质量也大幅提高。在此背景下,农场与当地饲料加工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形成有效可持续的产业模式。”胡元峰还表示。
千叶青农业公司就是当地长期收储玉米用于饲料加工的企业之一。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目睹了从盐碱地玉米到高营养价值饲料的转化过程。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高效运转,将来自周边盐碱地的玉米原料转化为畜牧业所需的优质青贮饲料。
“对于盐碱地而言,最经济实用的方法之一是种草养畜。但这种做法受到政策规定影响,不能大规模实施。因此,我们后期提出了发展盐碱地生态全产业链的思路,实现了盐碱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千叶青农业公司董事长韩千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谈及如何破解盐碱地治理与利用的难题时,在韩千看来,相比治理,盐碱地资源化利用更为重要。“盐碱地的成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鉴于盐碱地类型繁多,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的资源化利用方案,包括对盐碱地土壤进行生态治理、栽培适宜的植物、发展生态养殖、开发具有特色的农产品,以及营造盐碱地景观,这就是构建盐碱地生态产业链。”
“当前,盐碱地改良工作已经进入了综合治理和产业融合的新阶段,如何将盐碱地治理与特色产业相结合是重要课题。从整体来看,盐碱地治理和利用需要政府、产业和学术界的紧密合作。治理不单是技术层面的挑战,它同样涉及经济层面的考量。如果治理成本效益不合理,就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和产学研的紧密协作。通过协同攻关形成有效的产业化模式,方可推动盐碱地改良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许兴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