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财经上海1月2日电(记者杨溢仁)2024年以来,国内债市利率持续下行,各期限、各评级的境内债信用利差均已降至历史相对低位,在高息资产减少的大背景下,正有越来越多的境内债券投资机构选择出境投资——城投债尤其获得青睐。
分析人士认为,城投境外债与境内城投债作为一个整体,自上而下,依旧具有较强的偿兑能力,仍是相对安全的投资标的。
中资美元债获追捧
在投资者寻找高收益资产需求愈发强烈的背景下,近期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和“南向通”额度紧张,反映出市场向中资境外债“抢券”的行为。
有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9日,QDII基金的整体规模已由2024年初的7176亿元增长至11120亿元,增幅达55%。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投资者正不断提高全球资产配置的意识,通过配置QDII基金来分散资产组合风险;另一方面,公募机构正积极‘出海’,以期探索全球化投资路径,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便利化的投资渠道,满足市场需求。”一位资深机构投资人告诉记者,“不仅如此,QDII投资额度的进一步扩充,也为QDII基金产品配置海外资产和规模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此前披露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截至2024年11月末,QDII投资累计批准额度达1677.89亿美元。其中,基金公司和券商资管公司累计获批准额度为921.7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较之于中资美元地产债,2024年城投美元债更是获得了境内投资机构的青睐。
“在境内债券市场进入低利率时代的背景下,就静态票息及风险收益比的视角来看,境外中资美元债能够提供不菲的票息收入及美欧等经济体降息后潜在的资本利得,其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并不出人意料。”上述投资人坦言,“尤以城投债为例,其境外发行的平均票面利率超过6%,但境内发债的平均票面利率受境内货币环境宽松等因素影响,已降至2.35%左右。这也是促使不少境内金融机构借由南向债券通、QDII等渠道加仓城投美元债锁定更高收益的重要原因。”
机构择券安全至上
根据研究所统计,目前存量中资美元债的规模达5514亿美元,债券类型以金融债、地产债和城投债为主,合计占全部存量的89%。
记者了解到,现阶段中资美元债普遍能够提供5%以上的收益率,从估值分布来看,5%至7%是中资美元债最主流的估值区间,存量债券余额超过3000亿元。若投资者偏好高收益债券,可将收益率高于7%作为择券基准,对应存量债券余额为573亿元。
那么中资美元城投债缘何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各机构青睐的“香饽饽”?
“城投债风险较为可控。”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曾羽坦言,“对比来看,2024年(截至11月15日),共有26只中资美元债违约,其中25只为实质违约,1只已兑付。需指出,违约债券的发行人所属行业或其穿透信用主体的主营业务仍集中于地产板块,较少波及其他行业。中资美元地产债风险暴露较大,实质违约较多,且因母公司、子公司、SPV等不在同一国家会导致违约后处置更为困难,管辖权存在争议,债权人可能面临大额损失且难以追讨。”
无疑,地产债投资对各机构的投研能力构成了极大挑战,这也是大部分机构谨慎于地产板块进行个券选择,并高度关注其流动性与违约风险的重要原因。
“受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尾部风险持续释放等偏空因素影响,后续我们仍会将大部分QDII产品资金从房地产美元债转向中高信用评级的城投美元债,毕竟后者呈现出了更强的低风险高收益特点。”一位信托公司国际业务部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2025年城投公司境外债券的到期规模不小,届时其境外发债料持续放量,为我们提供更多可选标的。”
来自的统计数据显示,未来1年仍是城投美元债的集中到期高峰。其中,2025年3月至9月将出现城投美元债的批量到期兑付,且部分地区的城投境外债到期规模较大——部分地区的境外债券到期量占当地存量境外债规模逾50%,这些地区的城投公司仍需在境外加大新债发行规模“借新还旧”。
“就配置盘而言,我们会继续加仓中高评级城投公司境外美元债与点心债,毕竟城投境外债较城投境内债存在较高利差,是我们获取产品超额回报的一大来源。截至2024年12月16日,中资美元债的整体回报率为6.69%,优于同期中债指数表现。”前述负责人称。
另有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截至12月24日),城投美元债的发行数量达到128只,募资规模为185.18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29.69%。
“就目前来看,中资美元债仍有较大的利差空间可以压缩,且眼下收益率较高,相对境内债仍有较大的性价比和吸引力。”民生证券研究院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称,“我们建议,各机构择券可以中短久期为主,在锁定高票息的同时享有相对低的估值波动。展望2025年,在中央化债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城投美元债有望延续良好的回报表现。至于地产美元债,虽然地产利好政策持续落地,且2024年的违约和展期情况有所减少,但是房企融资和销售改善情况仍需进一步观察,建议各机构维持谨慎,可重点关注优质央国企地产债调整后的机会。”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