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次南极考察|通讯:南极“十二时辰”

小微 2024年12月07日 阅读:56063

第41次南极考察|通讯:南极“十二时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南极中山站12月7日电 通讯:南极“十二时辰”

  新华社记者黄韬铭

  6日,祖国大地迎来大雪节气。而在遥远的南极,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中山站的越冬队员们已经在站上坚守一年,度过了整个冬天。在他们归途将启之际,记者跟随队员,体验他们一天的日常工作,感受南极的“十二时辰”。

  5时:越冬楼厨房

  5日清晨5时,张江杰从睡梦中醒来。简单洗漱后他来到厨房,开始一天的工作。

  煮鸡蛋,炸鸡块,包包子……有条不紊地备好饭食,早餐7点准时开饭。坐在一旁看着队员们陆陆续续来到餐厅,张江杰心里盘算着中午的菜式,准备9点继续备餐。

  大厨张江杰在为越冬队员们做饭(1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韬铭 摄

  中山站位于南极普里兹湾的拉斯曼丘陵。留守在这里的越冬队需完成空间物理及天文观测、海冰和气象观监测、生物生态监测等科研任务以及站区的运行维护工作。作为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中山站越冬队的大厨,每天起大早、一日备三餐的生活,张江杰已经过了整整一年。

  坚守在远离故乡的地球最南端,美食最能抚慰队员的思乡之情。张江杰说,无论是红烧肉,还是排骨炖豆角,只要队员们提出来,他都会尽力满足。

  漫漫越冬期,新鲜蔬菜可是紧俏货。因此,越冬楼的小菜园成了不少队员的“心头好”——通过控温控湿,苦寒之地也能种出新鲜蔬菜。“应大家要求,种出来的菜都做成蔬菜沙拉,这样看起来多一些,兄弟们也都怀念那个脆脆的口感。”张江杰说。

  一边和记者说着话,张江杰锅铲上下翻飞,清炒油菜、红焖冬瓜、炸鸡翅、粉蒸肉和清蒸鱼头很快出锅。“等回家了,第一件事想把新鲜蔬菜吃个够。”他说。

  11时:南极中山气象台

  11时,张雷来到越冬楼门厅。穿上俗称“企鹅服”的户外作业服,套上长筒靴,他推门走向站区附近的气象台。

  在南极干活,得看天气“脸色”。天气好坏对于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有着关键影响。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张雷,越冬期间主要承担站区附近的气象观测与部分科研任务。通过肉眼观察、仪器观测,每天11时,他会把中山站当天的气象数据发回国内。

  这是11月7日拍摄的南极中山站(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李长山摄)

  张雷说,南极每日的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云况、能见度、天气现象,都是宝贵的气象数据。这些记录既是天气预报的依据,经年累月下来也是研究南极气象的重要资料。

  除了气象观测,做好科研设备的日常维护也很重要。“这个测臭氧,那个测辐射。”巡视路过一个个仪器,张雷如数家珍,时不时掏出擦镜纸进行清洁。“冬天积雪厚,仪器又在山坡上,巡视时深一脚浅一脚。有时候没踩实陷进去,雪都快到腰了。”

  在站上这一年,张雷留了长发,扎起小辫,新发型是他南极越冬岁月的见证。“以后如果有机会,我还想来,”面对记者提问,张雷想了想说,“毕竟是倾注了热爱和心血的地方啊。”

  15时:地磁观测栋

  15时,岳云龙戴上防晒面罩和墨镜,穿戴齐整走出越冬楼。步行约8分钟,来到站区附近的地磁观测栋。

  先把手机等带磁物品放在仪器室外减少干扰,再通过设备观测,人工记录数值,最后录入电脑,进行计算……这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实验员岳云龙的日常工作。“周二和周五我会过来观测,但设备的巡视管护每天都要做。”他说。

  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实验员岳云龙在进行地磁观测(1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韬铭 摄

  观测栋内空间不大,处处可见历任同事的生活痕迹。“室内温度控制在10摄氏度左右为宜”“时间要同步,每天用秒表核对”……观测栋内的白板上,写着前辈们的句句叮嘱,有些字迹已经模糊。

  回望在站上的一年,岳云龙感觉时间过得忽快忽慢。“刚到站上那段时间还没适应,每天都想家,总感觉时间过得很慢。等到现在快要走了,反而又觉得时间飞快,舍不得中山站,也舍不得这帮朝夕相处的兄弟。”

  回去之后第一件事,岳云龙想抱抱孩子。“儿子在我出来后的第四个月出生,现在八个月大了,还没见过呢。爱人也很辛苦,我想赶紧回去陪在她身边。”

  17时:站区发电栋

  17时,张冬来到餐厅。快速吃过晚饭后,就去往发电栋接班。

  作为发电班班长,张冬的主要职责是确保柴油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为考察站输送稳定持续的电力。“发电栋24小时需要有人值守,我们三个人两班倒,每个班次12小时。”张冬说,“值班时每两小时巡查一次,检查发电机组是否有安全隐患。”

  发电班班长张冬在对发电机进行巡视检查(1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韬铭 摄

  值夜班时长夜漫漫,为了让自己不犯困,张冬有时会拿出移动硬盘,翻看历次南极考察留下的影像资料。里面有他自己拍摄的南极风光、可爱动物,也有和队员们一起工作、闲时玩闹的难忘时刻。“回忆历历在目,还挺有成就感的,觉得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很难得。”

  自2003年第一次踏上南极大陆至今,21年里张冬参与了3次度夏,7次越冬,在南极待了将近3000天,见证了我国极地事业的发展。

  6日清晨5时许,张冬下班回到越冬楼,大厨张江杰也来到厨房上班。一下一上间,像是完成了一次循环。

  南极“十二时辰”,每时每刻都有人坚守岗位,保障站区正常运转,确保任务顺利完成。除了厨师、气象观测、地磁观测和发电人员,还有水暖工、医生、机械师……大家职责不同,但都有一样的信念。如今冬日已过,冰雪消融。在地球最南端坚守了一年的极地勇士们,终于要回家了。

【责任编辑:刘子丫】
    阅读下一篇:
              热门文章
              • 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人保有温度_2024油画行业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人保有温度_2024油画行业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人保有温度_2024油画行业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2024年8月16日 来源:互联网 1390 91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55.60亿元,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居首

                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55.60亿元,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居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55.60亿元,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居首) 8月13日,沪指上涨0.34%,深成指上涨0.43%,创业板指上涨0.93%,沪深300指数上涨0.26%。可交易A股中,上涨的有3729只,占比69.87%,下跌的1377只。 资金面上,今日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55.60亿元,已连续9个交易日资金呈净流出状态。其中,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11.31亿元;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2.92亿元;沪深300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出1...
              • 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2024年中国石墨烯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

                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2024年中国石墨烯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2024年中国石墨烯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 2024年7月29日 来源:互联网 1387 91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
              • 人保财险 ,人保有温度_2024年煤制乙醇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人保财险 ,人保有温度_2024年煤制乙醇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4年煤制乙醇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2024年7月30日 来源:中研网 1147 74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
              • 白酒股震荡反弹 岩石股份涨停

                白酒股震荡反弹 岩石股份涨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每经AI快讯,7月31日,白酒股集体反弹,岩石股份涨停,金种子酒、古井贡酒、迎驾贡酒、老白干酒、山西汾酒、舍得酒业等跟涨。...